当前位置:网站首页>网络层总结(未完待续)

网络层总结(未完待续)

2022-08-10 17:30:00 斯沃福德

一. 概述

1. 功能

1.1 异构网络互联

使用中继系统(路由器)将两个以上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使数据报(分组)在不同网络之间的传输;

1.2 路由与转发

路由选择:根据路由协议构造出路由表并更新、维护路由表
分组转发:根据转发表将用户的 ip数据报 从合适的端口转发出去;

1.3 拥塞控制

出现过多的分组而引起网络性能下降称为拥塞

①开环控制:静态的预防方法,中途无需修改;
②闭环控制:监测网络,即时调整;

2. 网络层提供两种服务

网络层提供数据报虚电路两种服务;

2.1 虚电路

是【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由网络来保证可靠传输
需要先建立连接 (全双工通信),然后沿连接传输分组,传输结束后拆除连接,保证分组有序到达

2.1 数据报

数据报是【无连接】的,将可靠传输交给主机来保证,使得路由器的设计简单
不事先为分组确定传输路径,每个分组独立确定传输路径,不同的分组传输的路径可能不同。
数据报的分组首部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
数据报是存储转发的方式,不需要建立连接;

3. 路由算法

路由表是通过各种算法得到的;
静态路由算法:手动配置
动态路由算法(自适应路由算法):路由表是通过相互连接的路由器之间彼此交换信息,然后按照一定的算法优化出来的,这些路由信息会在一定的时间内不断更新,随时获得最优的寻路效果;

二. Ipv4

1. 三个历史阶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 分类编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类地址网络号是前一个字节,B类前两个字节,C类是前三个字节;
判断
左起第一个十进制的值判断类型: 0-127是A类地址,128-191是B类地址,192-223是C类地址


主机号为全0的是网络地址;主机号全1的是广播地址,都不能分配给路由器、主机的各接口;
0.0.0.0 只能作为源地址使用,表示“在本网络上的本主机” ;
255.255.255.255 只能作为目的地址使用,表示“只在网络上进行广播”,路由器不转发(防止广播风暴)


A类地址,网络号是8位,最高位固定为0,所以共有2的8-1次方个组合,就是128,所以最大十进制数就是127;
此时ip地址数量:2的(3x8)次方-2 (减去主机号全0的网络地址和全1的广播地址);
最小网络号为1.0.0.0,最大网络号126.0.0.0 (不含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B类网络号16位,最高固定为10,共有2的16-2次方个组合,每个地址可分配的ip数量:2的(2x8)次方-2=65534
网络号为128.0.0.0,最大网络号 191.255.0.0

例:
C类网络号24位,最高固定110,共2的24-3次方个组合,每个地址可分配的ip数量:2的(8)次方-2
网络号:192.0.0.0,最大网络号 223.255.255.0

1.2 划分子网的Ipv4地址、子网编码

由于固定分类的网络地址容易造成浪费,所以有划分子网的Ipv4地址,即借用主机号作为子网号

计算机如何知道主机号有多少位用作了子网号---------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的 网络号和子网号全1主机号全0
使用IP地址和子网掩码相与得到子网的网络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已知网络地址为218.75.230.0,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128进行子网划分,给出划分细节?
①由第一个十进制位218得出这是C类地址(191-255),即网络号占3个字节共24位;
②子网掩码前三个字节对应网络号,而最后一个字节是1000 0000 ,即借用1个主机号用作子网号,则每一个子网可分配的ip地址数量为2的(8-1)次方-2=126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无分类地址的IPv4地址—CID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分配地址数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地址掩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20个1是网络前缀,后面12个是主机号,即可分配地址数量为2的12次方;

三. IP数据报的转发过程

【同一个网络中】的主机可以直接通信-----直接交付
【不同网络】的路由器需要路由器来中转----间接交付

源主机如何判断目的主机是否在同一个网络中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①主机C将自己的ip地址和自己的子网掩码相与,得到主机C 自己的网络地址
②主机C再将主机F的网络地址和自己的子网掩码相与 得到 目的网络地址
发现主机F的目的网络地址和C自己的一样则直接交付; 不一样,则不在同一个网络中需要路由器转发报文进行间接交付
③主机C将数据报传输给所在网络的路由器,由路由器将数据报交付给主机F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问:主机C如何知道应该把ip数据报交给哪个路由器进行转发 ?

为了让本网络的主机能和其他主机进行通信,就必须给网络指定一个路由器,由该路由器帮忙进行转发----默认网关

完整转发过程:

(1)首先从需要从【数据报首部】提取目的地址,检查首部校验和是否出错,出错则丢弃数据报并通知主机。
(2)与本路由器的子网掩码相与,看是否可以直接交付。即目的地址所在网络是否与该路由器直接连接,若连接则可直接交付,不需要再经过其他路由器的进行转发。否则间接交付,则执行3。
(3)查看路由表是否有对应的特定主机路由(特定主机路由用于控制、测试网络),有的话就转发给特定主机路由路由指定的下一跳地址,否则执行4。
(4)查看有没有到达目的网络的路由器,如果有,则根据符合规则的那一条一般路由指定的下一跳地址进行转发,否则执行5。
(5)若该路由器中的路由表设定了默认路由,则将分组转发到默认路由指明的地址,否则执行6
(6)丢弃该数据包,并报告转发失败;

广播风暴:

如果主机A给本网络的各设备发送一个广播数据报(ip的主机号全为1),即ip数据报的目的地址是广播地址,则路由器收到该ip数据报后并不会转发该数据报!
即路由器是隔离广播域的;
如果路由器收到广播数据报后都进行转发,则会造成巨大的广播风暴,严重浪费资源;

注意

  1. 路由器不提供可靠传输!
  2. 中继器和集线器在【物理层】,既不隔离冲突域也不隔离广播域;
    网桥和交换机(多端口在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可以隔离冲突域,不能隔离广播域;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既隔离冲突域,也隔离广播域 ;

四. IP数据报的首部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版本号
    4比特
    通信双方使用的ip协议的版本号必须一致,目前广泛使用的版本号为4—即IPv4

  • 协议字段
    占8比特,指明IPv4数据报的数据部分是何种数据单元(传输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首部长度
    占4个比特,表示IP数据报首部的长度,该字段的取值以4字节为单位,即首部长度一定是4的整数倍
    最小十进制取值为5,表示整个IP数据报首部只有20字节固定部分
    最大十进制取值为15,表示整个IP数据报首部包含20字节固定部分和最大40字节可变部分

  • 可选字段
    长度从1到40个字节不等,用来支持排错、测量和安全等措施
    可选长度增加了IP数据报的功能,但也使得IP数据报的长度成为可变的,增加了路由器处理IP数据报的开销,
    可选字段很少被使用

  • 填充字段
    用来确保首部长度为4的整数倍,使用全0进行填充

  • 区分服务字段
    占8比特,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
    一般都不使用

  • 总长度字段
    占16个比特,用来表示IP数据报的总长度(首部+数据载荷)
    最大长度为十进制65535----2^16-1,实际中很少传这么长的数据报;

最大传输单元MTU:

每一种数据链路层都规定了帧的数据载荷的最大长度单元--------最大传输单元MTU
因为IP数据报被封装在链路层的数据报中,因此MTU严格限制了IP数据报的长度,当IP数据报总长度超过MTU时,无法封装成帧,就需要将IP数据报分片成更小的数据报,再将更小的数据报封装成帧
以太网的数据链路层规定MTU=1500字节

五. 路由协议

原网站

版权声明
本文为[斯沃福德]所创,转载请带上原文链接,感谢
https://blog.csdn.net/Swofford/article/details/12626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