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公共经济学(开卷)期末复习题

公共经济学(开卷)期末复习题

2022-08-11 11:46:00 Kyle942

《公共经济学》(开卷)期末复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述帕累托标准的三个条件

答:要达到帕累托标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交换效率条件。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商品替代率对任何两个消费者都相等。2)生产效率条件。包括:①技术替代率条件,任意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技术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要素的两个生产品都相等;②产品转换率条件;③边际产品条件,如果任意两个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时,每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均相等。3)交换和生产的总体效率条件。任何两种商品的产品转换率等于它们的商品替代率。

2、简述市场失灵的表现

答: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①公共物品失灵。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物品即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市场机制往往发生失灵。

②外部性失灵。外部正、负效应都将扭曲资源配置有效状态。

③垄断性失灵。垄断现象的存在使市场上竞争性均衡机制失去作用。

④风险和不确定性。信息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使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陷于一种模糊的状态。

⑤收入分配失灵。两极分化是市场机制的必然后果。

⑥宏观经济的失衡。经济周期性波动是自由市场经济下的经常性特征。

3、简述公共产品分类判断的步骤

答:根据公共产品的两个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对公共产品的分类进行判断的主要步骤如下:

第一步,首先看产品在消费中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如没有非竞争性,则该产品肯定不是纯公共产品。

第二步,看该产品是否具有非排他性,如有非排他性,则为公共资源或拥挤性公共产品。

第三步,如果该产品既没有非竞争性,又没有非排他性,则该产品肯定是纯私人产品。

第四步,若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并且排他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或排他虽然在技术上可行,但排他成本很高,说明也具有非排他性,则该产品是纯公共产品。

第五步,若该产品具有非竞争性,排他不但在技术上可行,而且排他的成本是可以接受的,则该产品是俱乐部产品或准公共产品。

4、简述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有效定价原则的区别

答: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具有不同的特征。在私人产品局部均衡中,人人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和产量的调节者,当某一价格水平下需求总量等于供给总量时,私人产品就达到了均衡;而在公共产品局部均衡中,人人都是产量的接受者和价格的调节者,当人们为公共产品愿意的总支付等于公共产品提供者在这一产出水平上的供给价格时,公共产品就达到了均衡。因此,私人产品的有效定价原则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而公共产品的有效定价原则是消费者愿意支付价格的总和等于边际成本。

  1. 公共支出的原则是什么?

答:公共支出的原则是指政府在安排和组织公共支出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财政规律在支出上的具体化、系统化。公共支出通常应坚持以下一些原则:量入为出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统筹兼顾原则。

6、公共支出效益内涵的特点

答:公共支出的效益内涵有自己的特点:1)在计算所费与所得范围上,要计算有形的

和间接的所费和所得,既要分析政府本身的投入和所得,也需分析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获得的利益。2)在衡量效益的标准上,必须确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的效益标准。3)在择优的标准上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效益最大化。

7、何谓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

答:所谓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就是要求政府征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转,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该原则旨在考察税收对社会资源和经济机制运行的影响状况。而检验税收经济效率的标准,在于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收益最大化。

8、:税收设计原则的发展趋势

答:税收设计原则的发展趋势:第一,在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的权衡上,由侧重公平转向突出效率。第二,在税收公平原则的贯彻上,又偏重纵向公平转向追求横向公平。第三,在税收效率原则的贯彻上,由注重经济效率转向经济与本身效率并重。第四,在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上,由主张全面干预转向适度干预。

9、简述非自决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作用的决定因素及局限性

答:非自决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程度或对经济的控制力量取决于如下三个因素:

①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的起征点。起征点越低,稳定的作用就越大。

②税率的累进程度。边际税率越高,累进程度越大,税收对收入的抑制越强,稳定作用也越大。

③转移性支出的规定条件。取得转移性支出的规定条件越低,转移性支出水平越高,稳定作用越大。

局限性:它只能配合自决的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单靠其本身作用并不足以稳定经济。在萧条时期,它只能减缓经济衰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经济衰退的总趋势;在膨胀时期,它只能抑制过分的高涨,减缓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通货膨胀的总趋势。因此,要消除经济周期波动,除了依靠非自决的财政的内在稳定作用之外,还必须采用更加有力的自决的财政政策措施。

10、简述微观财政政策中,税收政策措施的主要表现?

答:就刺激微观经济活动和调节社会生活的税收支出而言,其一般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

11、简述私人选择和公共选择的区别

答:公共选择指的是与个人选择相区别的集体选择,即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产品之间如何分配。私人选择则是指个人在市场上按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则,通过理性决策和选择,来自由地决定各种经济行为的过程。两者的区别在于:

①选择的场所和方式不用。

②选择所遵从的原则不同。

③选择结果的不同指向性。

④市场竞争性质的不同。

12、简述公共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

公共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公共决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困难以及现有的公共决策体制和方式的缺陷。具体来说:

①社会实际并不存在作为政府公共政策追求目标的所谓公共利益。

②各种公共决策机制及投票规则的缺陷。

③信息的不完全、公共选择议程的偏差、投票人的“近视效应”、沉积成本、先例等对合理决策的制约。

④政策执行上的障碍。

二、论述题。

1、试述如何通过公共财政机制实现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

答: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是通过公共财政机制的发挥而得以履行的。1)政府可以通过直接财政投资、政府预算、税收等手段调节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结构,调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特别是那些基础产业、瓶颈产业、具有重大技术创新意义的产品等,调节资本品和消费品的结构,影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生产什么”,公共财政还可以通过改变生产过程投入资源的组合、生产布局、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等,影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如何生产”。2)政府可通过税收如累进税、转移支付和购买支出、公共管制等方式促进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公平。3)政府可通过自动稳定政策、相机抉择的宏观财政政策和微观财政政策、关税政策等,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

2、试述发展公共产品与扩大需求关系

答:1)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国民经济的增长依赖于三个方面的需求:出口需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即所谓“三驾马车”。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我国的贸易发展很快,但是,我国是一个大国,出口的增长对我国经济的拉动是有限的,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引起贸易纠纷,甚至是外交纠纷。因此,我国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应注重扩大内需。2)发展公共产品可以扩大投资需求。如政府工程可以扩大投资需求,一项基础设施工程可以带动与之相关的机械、钢材、水泥等许多产业部门,进而产生乘数效应,拉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但投资的目的终究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如果只注重投资,不注重消费需求的扩大,则容易引发经济的周期性过热,甚至可能导致经济危机。3)发展公共产品可以扩大消费需求。发展公共产品可以降低消费成本,进而扩大了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需求。一些私人产品需要具备一定的消费条件,否则,就会减少该产品的效用或增加该产品的消费成本。如汽车和公路是互补产品,汽车是私人产品,而公路是公共产品。如果道路状况差,必然影响私人购买汽车的热情。发展公共产品可以促进消费水平的升级。如农村供电设施、通讯设施和广播电视传播设施的发展,不但可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还可以促进农村消费的升级。要实现发展公共产品扩大消费需求的目的,必须注重发展公共产品的质量,而不仅仅为了扩大投资需求。4)发展公共产品还可通过增加有效供给扩大需求。发展公共产品有利于私人产品的开发和成本降低,提高厂商的开发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如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可以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有效供给的增加不仅可以扩大消费需求,也可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投资的利润预期,促进出口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长。

3、从加强与经济联系的预算编制形式的角度具体阐述公共支出的预算管理

答:1、设计——规划——预算制度。就是制定目标、找出替代途径、确定最佳途径的预算形式。要点如下:1)是确定政策目标。在政府既定的拨款计划内,首先必须清楚决策者的目标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然后对这些目标进行权衡。2)找出不同的实现途径,即排列出完成这些目标的具体做法和手段。3)确定不同途径的成本和收益。4)确定排序,判定不同途径所实现的成果的满意程度,做出优先劣次的排列。5)经过比较,选取最佳方案,以最佳方案编制预算。2,国民经济预算。是根据国民经济核算资料编制而成的,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分析和预测的经济分析预算。该预算形式是综合收支计划,把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放在国民经济的整体中考察,考察预算对国民收入、个人和企业部门收入的影响,因而扩大了预算的收支范围,从根本上改变了预算的性质。3,多年预算。又叫滚动预算或中期财政计划,是年度预算的延长形式,其特点是,预算中不仅要列出本预算年度的有关数据,还要列出过去和未来若干年度的一系列数据,从中不仅可以看到某一年预算开支的各项成本,还能看到此后3到5年的支出成本。编制多年预算的步骤主要有:1)确定宏观经济目标,把国民收入、积累和投资的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和公共收支联系起来。2)为支出项目中完全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项目做出计划,如债务清偿、行政、国防、投资的经营和维护等。3)确定多年的分阶段的公共投资规划,区分最优先考虑的项目和在资金较充分条件下的次优先项目。4)为税收及非税收的收入、来自国内外借款及援助的所需资金做出计划。

4、试述税收设计原则的发展趋势产生的原因

答:税收设计原则的发展趋势产生的原因在于当时的税收制度存在许多弊病。1)税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扭曲了正常的经济运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调节经济正常运转的中枢,只有在市场出现失灵时,税收才需要对经济实施适当的干预。税收对经济的干预不可无度,更不可取代市场而成为调节整个经济活动的决定力量,否则将会造成巨大的副作用。2)税收制度存在较多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既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税收缺乏横向公平的原因,主要在于政府把税收制度用于非筹集收入的某些目的,以鼓励某些经济活动。税制缺乏纵向公平的原因主要产生于税制的有效税率与名义税率的差距过大,致使整个税制的实际再分配效果非常有限。3)过度强调税负公平特别是纵向公平,造成了经济效率的低下。普遍存在的重公平而轻效率的倾向,使得调节功能较强的所得课税地位显著加强,而流转课税的地位相对弱化。其结果,不仅打击了人们劳动投入、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也因累进税率的作用而限制了规模经营的发展,最终导致了有限资源配置上的浪费。4)过度重视税收的经济效率而相对忽视税收本身的效率,造成税制的日趋复杂和税收本身效率的低下。在税制日趋复杂的情况下,税务机关超负荷运转,造成税务管理工作软化,偷漏税现象严重。高税率本身就刺激人们去寻找合法、半合法甚至非法的避税办法。税收法典的复杂浩繁也为避税提供了可能的漏洞。

5、试述三元经济下国民收入的决定

在引进政府预算之后的三元经济体系中,总需求和总供给都要在二元经济体系的基础上有所添加。从总需求的角度看,要在二元经济体系的私人消费需求和私人投资需求的基础上,加上政府需求。政府的需求可以用政府的支出来代表。这样,国民收入的均衡公式可写成:

国民收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若以G代表政府支出,则上述公式可以写成:Y=C+I+G

从总供给的角度看,要在二元经济体系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的基础上,加上政府的供给。政府的供给可以用政府的税收来代表。这样,国民收入的均衡公式可写成:

国民收入=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的供给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政府税收

        =消费+储蓄+政府税收

若以T代表政府税收,则上述公式可以写成:

Y=C+S+T

这时,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仍然是:

总需求=总供给

由上式可得出上述条件的另一种表达式:

C+I+G=C+S+T或C+I+G=Y

于是,当 C+I+G>Y时,国民收入扩张;

C+I+G<Y时,国民收入收缩;

C+I+G=Y时,国民收入达到均衡。

6、结合实际并运用公共选择理论,论述如何矫正政府失灵

答:公共选择学者以及政策分析学者主要围绕改革公共决策体制及政治制度、引进竞争机制(用市场力量改进政府效率)两个方面来阐述如何矫正政府失灵。首先,政府失灵是西方公共选择或公共决策体制的缺陷所造成的,实质上是西方政治制度的失灵。因此,要避免政府失灵,必须改善现有的西方民主政体,发明一种新的政治技术和表达民主的方式。公共选择学者所提出的改造现存西方民主政体的具体措施有:1)进行立宪改革。2)完善表达民主的方式以及发明新的政治技术。其次,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主张用市场力量改善政府的功能,提高政府效率,以克服政府失灵。他们认为,以往人们只注意用政府来改善市场的作用却忽视了相反的做法——用市场的力量改善政府的作用。实际上,市场力量是改善政府功能的基本手段,通过在政府管理中注入一些市场因素,可以缩小非市场缺陷的影响范围。第三,对政府的财政过程尤其是公共支出加以约束。要有效地抑制政府的扩张和浪费,必须在政府的财政过程上做文章,通过财政立宪、税制选择、平衡预算和税收支出的限制等措施来约束政府的财政过程尤其是公共开支,从根本上限制政府的行为框架,抑制政府的扩张。

三,辨析题

1,100多年前,瓦格纳预言:在政府执掌的国家公共部门在工业化完成之后,其数量和比例都会出现内在扩大趋势,公共支出将不断膨胀。

错。瓦格纳预言:在政府执掌的国家公共部门在进入工业化之后,而非工业化完成之后。

2、私人部门不可能参与公共物品的生产。

错。公共物品由公共部门提供不等于由公共部门直接生产,公共部门可以委托私人部门生产。

3、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干预主义理论一直在政府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

错。干预主义理论和自由主义理论交替占据主导地位

4、公共支出不仅能够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也能够调节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稳定。

对。公共部门经济职能包括三个方面,资源配置功能、收入分配功能和稳定经济功能。

5、在一种状态下,任何人都能在不使另外一个人的境遇变坏的情况下,使自己的境遇变好,那么这种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错。这是帕累托改进状态而非帕累托最优状态。

6、根据公共产品的特征,可对不同公共产品进行分类。如果一看就知道它不具有非竞争性,则该产品肯定是纯私人产品。

错。如该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它就不是纯私人产品。

7,如某产品既没有非竞争性,又没有非排他性,则该产品肯定是纯私人产品。

对。纯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征。

8,如某产品既没有非竞争性,又没有排他性,则该产品肯定是纯私人产品。

错。该产品“没有排他性”即有非排他性,则该产品肯定不是纯私人产品。

9,公共产品的庇古均衡是指私人从公共产品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收益等于为获得该公共产品而缴纳的边际税收。

错。是指社会从公共产品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收益等于为获得该公共产品而缴纳的边际税收。

10,在公共产品的局部均衡中,要得到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只需把一定价格下个人需求的数量进行加总。

错。只需把一定数量下个人需求的价格进行加总。

11,公共支出按照经济性质可分为有偿性支出和无偿性支出。

错。公共支出按照经济性质可分为消耗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12,公共支出按照价值构成可分为消耗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错。公共支出按照价值构成可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

13,可控性支出不受法律和契约的约束,可由政府部门根据需要分别加以决定和增减。

对。按政府对公共支出的控制能力可分为可控性支出和不可控性支出,可控性支出不受法律和契约的约束,可由政府部门根据需要分别加以决定和增减。

14,政府采购也具有商业性的特点。

错。政府采购的特点之一是采购行为的非盈利性。

15,公共支出规模的绝对量指标反映了在全社会创造的财富中由政府直接支配的数额。

错。这是公共支出规模的相对量指标。

16,中央专用基金历史、数量和种类都远超过地方专用基金。

错。地方专用基金历史、数量和种类都远超过中央专用基金。

17,负税人就是纳税人。

错。在税负不能转嫁时,负税人就是纳税人。在税负可以转嫁的条件下,负税人和纳税人是分离的。

18, 财政是一种政府行为,在调节社会总供给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错。财政是一种政府行为,在调节社会总需求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19,公债的发行可以为民间部门投资提供更多的机会并引导资金流向,这叫做公债的“挤出效应”。

错。这是公债的“引致效应”。

20,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内容是:增加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

错。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内容是: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政府税收。

21,边际税率越低,累进程度越大,税收对收入的抑制就越强,稳定的作用也就越大。

错。边际税率越高,累进程度越大,税收对收入的抑制就越强,稳定的作用也就越大。

22,取得转移性支出的规定条件越高,转移性支出水平越高,稳定的作用就越大。

错。取得转移性支出的规定条件越低,转移性支出水平越高,稳定的作用就越大。

23,帕金森定律指出:当政府的工作量增加时,政府机构及其人员的数量总是按同一速度增长。

错。帕金森定律指出:无论政府工作量增加或减少,政府机构及其人员的数量总是按同一速度增长。

24,与私人部门相比,官僚追求个人利益的自制程度和其所受到的制度约束都高于前者。

错。与私人部门相比,官僚追求个人利益的自制程度高于前者,而其所受到的制度约束弱于前者。

25,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官僚行为结果的最突出表现是个人利益最大化。

错。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官僚行为结果的最突出表现是预算最大化。

26,政府创造垄断会造成社会损失,但只要撤消,就会及时挽回损失。

错。政府创造垄断造成的社会损失,即使撤消也很难挽回损失。

27、设置过多的企业管理权限(如政府审批),导致市场失灵。

错。导致政府失灵。

原网站

版权声明
本文为[Kyle942]所创,转载请带上原文链接,感谢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627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