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Etcd Kubernetes 集群稳定性:LIST 请求源码分析、性能评估与大规模基础服务部署调优

Etcd Kubernetes 集群稳定性:LIST 请求源码分析、性能评估与大规模基础服务部署调优

2022-08-10 15:40:00 富士康质检员张全蛋

对于非结构化的数据存储系统来说,LIST 操作通常都是非常重量级的,不仅占用大量的 磁盘 IO、网络带宽和 CPU,而且会影响同时间段的其他请求(尤其是响应延迟要求极高的 选主请求),是集群稳定性的一大杀手。

例如,对于 Ceph 对象存储来说,每个 LIST bucket 请求都需要去多个磁盘中捞出这个 bucket 的全部数据;不仅自身很慢,还影响了同一时间段内的其他普通读写请求,因为 IO 是共享的,导致响应延迟上升乃至超时。如果 bucket 内的对象非常多(例如用作 harbor/docker-registry 的存储后端),LIST 操作甚至都无法在常规时间内完成( 因而依赖 LIST bucket 操作的 registry GC 也就跑不起来)。

又如 KV 存储 etcd。相比于 Ceph,一个实际 etcd 集群存储的数据量可能很小(几个 ~ 几十个 GB),甚至足够缓存到内存中。但与 Ceph 不同的是,它的并发请求数量可能会高几个量级,比如它是一个 ~4000 nodes 的 k8s 集群的 etcd。单个 LIST 请求可能只需要 返回几十 MB 到上 GB 的流量,但并发请求一多,etcd 显然也扛不住,所以最好在前面有 一层缓存,这就是 apiserver 的功能(之一)。K8s 的 LIST 请求大部分都应该被 apiserver 挡住,从它的本地缓存提供服务,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跳过缓存直接到达 etcd,有很大的稳定性风险。

本文深入研究 k8s apiserver/etcd 的 LIST 操作处理逻辑和性能瓶颈,并提供一些基础服务的 LIST 压力测试、 部署和调优建议,提升大规模 K8s 集群的稳定性。

kube-apiserver LIST 请求处理逻辑:

 

 

1 引言


1.1 K8s 架构:环形层次视图

从架构层次和组件依赖角度,可以将一个 K8s 集群和一台 Linux 主机做如下类比:

Fig 1. Anology: a Linux host and a Kubernetes cluster

对于 K8s 集群,从内到外的几个组件和功能:

  1. etcd:持久化 KV 存储,集群资源(pods/services/networkpolicies/…)的唯一的权威数据(状态)源;
  2. apiserver从 etcd 读取(List Watch)全量数据,并缓存在内存中;无状态服务,可水平扩展;
  3. 各种基础服务(e.g. kubelet*-agent*-operator):连接 apiserver,获取(List/ListWatch)各自需要的数据;
  4. 集群内的 workloads:在 1 和 2 正常的情况下由 3 来创建、管理和 reconcile,例如 kubelet 创建 pod、cilium 配置网络和安全策略。

1.2 apiserver/etcd 角色

以上可以看到,系统路径中存在两级 List/ListWatch(但数据是同一份):

  1. apiserver List/ListWatch etcd
  2. 基础服务 List/ListWatch apiserver

因此,从最简形式上来说,apiserver 就是挡在 etcd 前面的一个代理(proxy),

           +--------+              +---------------+                 +------------+
           | Client | -----------> | Proxy (cache) | --------------> | Data store |
           +--------+              +---------------+                 +------------+

         infra services               apiserver                         etcd
  1. 绝大部分情况下,apiserver 直接从本地缓存提供服务(因为它缓存了集群全量数据);
  2. 某些特殊情况,例如,

    1. 客户端明确要求从 etcd 读数据(追求最高的数据准确性),
    2. apiserver 本地缓存还没建好

    apiserver 就只能将请求转发给 etcd —— 这里就要特别注意了 —— 客户端 LIST 参数设置不当也可能会走到这个逻辑。

1.3 apiserver/etcd List 开销

1.3.1 请求举例

考虑下面几个 LIST 操作:

  1. LIST apis/cilium.io/v2/ciliumendpoints?limit=500&resourceVersion=0

    这里同时传了两个参数,但 resourceVersion=0 会导致 apiserver 忽略 limit=500, 所以客户端拿到的是全量 ciliumendpoints 数据。

    一种资源的全量数据可能是比较大的,需要考虑清楚是否真的需要全量数据。 后文会介绍定量测量与分析方法。

  2. LIST api/v1/pods?filedSelector=spec.nodeName%3Dnode1

    这个请求是获取 node1 上的所有 pods(%3D 是 = 的转义)。

    根据 nodename 做过滤,给人的感觉可能是数据量不太大,但其实背后要比看上去复杂:

    • 首先,这里没有指定 resourceVersion=0,导致 apiserver 跳过缓存,直接去 etcd 读数据
    • 其次,etcd 只是 KV 存储,没有按 label/field 过滤功能(只处理 limit/continue),
    • 所以,apiserver 是从 etcd 拉全量数据,然后在内存做过滤,开销也是很大的,后文有代码分析。

    这种行为是要避免的,除非对数据准确性有极高要求,特意要绕过 apiserver 缓存。

  3. LIST api/v1/pods?filedSelector=spec.nodeName%3Dnode1&resourceVersion=0

    跟 2 的区别是加上了 resourceVersion=0,因此 apiserver 会从缓存读数据,性能会有量级的提升

    但要注意,虽然实际上返回给客户端的可能只有几百 KB 到上百 MB(取决于 node 上 pod 的数量、pod 上 label 的多少等因素), 但 apiserver 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可能是几个 GB。 后面会有定量分析。

以上可以看到,不同的 LIST 操作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而客户端看到数据还有可能只是 apiserver/etcd 处理数据的很小一部分。如果基础服务大规模启动或重启, 就极有可能把控制平面打爆。

 

 

原网站

版权声明
本文为[富士康质检员张全蛋]所创,转载请带上原文链接,感谢
https://blog.csdn.net/qq_34556414/article/details/126263498